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汪东萍教授团队在SpringerNature期刊发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国际传播最新成果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6-04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汪东萍教授团队,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SpringerNature期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发表Discours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laysian media论文。研究通过语料库分析马来西亚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为基于受众国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新视角,旨在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是SpringerNature出版社面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唯一期刊,一年只发一期,致力于出版该领域高水平研究被SSCI和A&HCI共同索引,在人文和社会科学分区均为Q1,在全球人文社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论文在该刊发表有助于在国际上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1. 研究背景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国情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国际媒体持续报道中国式现代化展示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成就马来西亚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马建交五十周年背景下,通过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两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进一步凸显了马来西亚媒体建构中国现代化话语重要性。

2.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论文采用语料库批评话语分析,基于马来西亚主流媒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192篇新闻报道,分析马来西亚媒体如何表述、解读和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研究发现,马来西亚媒体报道呈现多元化态度,以积极和中立报道为主。论文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马来西亚案例强调媒体在马来西亚社会政治背景下塑造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关键作用,有助于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效果,增强中国式现代化传播力影响力

创新之处:

(1)论文研究马来西亚媒体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建构,率先突破传统国内视角,首次从受众国媒体视角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及国际传播。选题新颖并极具现实意义,为在国际跨文化背景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实际案例和参考价值,有助于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效果,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2)论文创建马来西亚媒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报道语料库,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语料库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跨文化背景下国外媒体如何解读、认知、建构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属于语言学、翻译学和传播学交叉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外媒体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态度、认知和报道策略,为在全球视域下基于受众国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 研究相关

该论文是汪东萍教授团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成果之一,汪东萍教授为成果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其指导的研究生梁思萍为第二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汪东萍教授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师从傅勇林、潘文国等名家大师,2018年1月被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为学术带头人,2021年1月担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2023年1月获“广州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社科成果奖和省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本科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公共场所英文标识规范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广东省“冷门绝学”、安徽省重大教改等项目10多项,在《中国翻译》、《外语界》、《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上海翻译》等期刊发表论文和智库成果5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16篇,智库成果多次被中央、省委、《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采纳,荣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CTTI2023年度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良好、广东省“冷门绝学”项目结项成果优秀、安徽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等科研教研奖励8项。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4-03152-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