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之窗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寻访丨刘婉敏:因势而动,因人而为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9-16 [来源]: [浏览次数]:


刘婉敏,原广州大学外语系1988届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生,1988年至2004年就职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现任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收费站站长,多次获得公司先进个人和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奖。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相伴一生的最强武器

1985年,18岁的婉敏师姐站在这青春当口,远望未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专业,似乎是每一个结束了高考的学生都会有的疑问,她也不例外。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万事万物都散发出蓬勃而生涩的活力,英语作为走出国门、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更是成为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专业选择。于是,婉敏师姐根据当时国家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身边亲友的建议,稳当地选择了比较吃香的英语专业。

(1987年,同学们在校园一隅与外教合影留念)

第二排左二为大三的婉敏师姐

师姐当年上中学时,英语课只讲语法,根本没有听力课与口语课,因此她的英语听说能力急需提高。面对自己的弱势,她没有选择“破罐子破摔”,而是在大学期间认认真真、不打折扣地攻克难题。师姐感慨道:“当年接触外语听、讲的机会非常少,我就跑去广州图书馆外语部拿自带的录音带去录制英文原声带回家慢慢听,平时在家通过收听BBC广播来提高听力,收音机信号时好时坏,经常听不清楚,学得挺辛苦。” 另外,“当年广大的资源有限,课余活动没那么丰富,而且我们是走读生,一般下课自修完就回家,我也就一门心思忙于学业了”。因此,婉敏师姐的大学生活基本上与“社团”、“兼职”、“娱乐”这些词无缘。三年下来,婉敏师姐扎实地掌握了丰富的外贸知识,如银行单证、银行结算、贸易往来书件与信函的处理等等。这些专业知识,即使经历了接近三十年岁月的洗礼,她还是能够眉飞色舞地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筑梦奋进

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说得最多的词汇之一就是“机会”难得,要珍惜“时机”,抓住“机遇”。1988年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10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轨道上,对外贸易行业正由嗷嗷待哺的婴儿逐渐成长为茁壮有力的青年,需要大量具备外贸专业知识的人才补给。于是,婉敏师姐一毕业就立马尝到了刻苦学习的甜头,顺利地抓住机会,进入到广州经济开发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国际贸易部。

(1988年,刚毕业的婉敏师姐在公园游玩)

每一个职场新人都渴望公司能够安排培训。 “不过不少企业是不会教的,你一进公司就会被用起来。” 师姐笑道。因此,对于当时的婉敏师姐以及千千万万个职场新人来说,没有师傅帮带,摸索也得成才。但师姐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勤学、好问、笃行来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与工作能力。就是凭着这么一份对工作的认真,师姐在贸易部仅做了5个月左右就被调去负责公司主营业务的国际金融部工作。

 

半路出家也精彩

“正是通过这份工作,我才渐渐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与金融、数据打交道,自己对于这一行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婉敏师姐非常坦然的说。

 

你喜欢什么,不是最重要的;你为喜欢的事情做了什么,这才重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婉敏师姐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金融学的本科课程,获得了金融学学士学位,并通过努力顺利考取了助理经济师和中级经济师的证书。“当时刚入金融行业才寥寥几年,所学的大学知识也与工作内容关联不大,加上我又刚刚怀孕,整个备考过程都是在孕期内进行的,其实非常困难,但我都坚持下来了。”师姐自豪地说道。

 

真正的付出,不是豪迈地砸钱,而是付出时间、精力、耐心、伤痛、汗水甚至眼泪,一点点打磨自己的技巧,这些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让你有底气说出“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的资本。

 

通过十年的奋斗,婉敏师姐成为了公司得力的金融业务骨干,为公司创造了不菲的业绩。然而天公不作美,师姐所在公司深受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倒闭破产的连带影响而被迫清算关闭,但她没有过多抱怨,而是认真思考起自己的未来。“其实,做这一行也做久了,没有新意,也想换个工作来转换一下心情。” 师姐平静的说道。的确,当现有职位已开始消磨你的热情,且你无法从其中获得新的成长时,换工作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避免你因现有职位停滞不前而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

 

于是机缘巧合,婉敏师姐来到了现在的公司—广州快速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公司主要负责广州机场高速公路的经营和管理)。婉敏师姐刚开始主要负责公司营运数据的分析工作,后被调任收费站站长,负责收费站的收费业务和人员管理。

(图为婉敏师姐视察收费管理站工作情况)

 

家庭教育显智慧 悉心呵护等花开

婉敏师姐的女儿蔡熙悦是广州大学2014-2015学年度的“十佳学生”之一。她曾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获广州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公费交换生资格;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志愿者训练营广州地区高校唯一入选者;曾代表广州大学赴美国十所孔子学院进行文化交流与巡演。

(图为“十佳学生”蔡熙悦师姐)

作为一位“十佳学生”的家长,婉敏师姐热心地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其中,她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开明父母,让孩子主动去学。教育是否成功不是以上了多少堂兴趣班,做了多少本课外练习题为衡量标准的,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熙悦师姐念小学时,学校组织了奥数培训班。身为父母,婉敏师姐心里明白学习奥数对孩子以后升学肯定有帮助。但看见女儿对数学知识兴趣不大,学习起来也十分吃力后,便果断放弃了。婉敏师姐坦言道,“做父母的肯定会从大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然会希望孩子能够学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的东西。但如果孩子不喜欢或者不适合的话,家长再逼,孩子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2016年,婉敏师姐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理念的婉敏师姐,对于女儿所感兴趣的东西,一定全力支持。比如,熙悦师姐在执信中学念高中时喜欢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虽然高中的学业课程繁忙,但婉敏师姐认为,只要找到了学习与课余活动的平衡点,把握两者的度,参加“模联”不失为一个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好办法。于是,在大多数同龄人陷入题海之时,熙悦师姐在华南地区2010年模拟联合国大会上“玩”得认真又投入,在场的中学生们会为了第六次中东战争、科索沃问题、世界银行贷款计划、2020年第32届奥运会申办等问题争的面红耳赤,也会突然遇到“恐怖分子”闯入会场把会议主席“绑架”走的危机。

 

这样子的“角色扮演”,学生到底能从中收获到什么?当年高二的熙悦师姐面对广州日报记者同样的提问时,这样答道:“自己当众表达大方了许多,而且还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沟通的策略”。她还认为,“模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提高作用,“英语、历史、政治、地理知识,还有辩论技巧,都大大进步。”

 

对于“模联”这种独特的国际化教育方式,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就曾公开表达“欣赏”。模联已传入中国接近23年,全国各地高校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模联”的举办确实能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跨学科自主课题研究和加强谈判、妥协、合作等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两位师姐也期待广大在不久的将来,尤其是外国语学院能领头举办类似模拟联合国大会这种具有国际化色彩,并包含一定学术能力的社团活动。

 

“校友寻访”牵线搭桥 友谊佳酿醇香绵长

恰逢毕业30周年,师姐比较遗憾地说,“随着毕业时间不断变长,同学们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也没有什么机会可以回到母校。似乎那一些情愫,渐渐地也就淡了。其实,校友们也很渴望能够借学校这一平台,与昔日同窗好友相聚,共忆当初青葱岁月。也希望能寻回当年恩师,传达心中对师长的浓浓情谊。” 毕业多年,笔者依旧能从采访中感受到婉敏师姐对母校仍怀有炽热的感情。因此,师姐对于能参与此次校友寻访的活动深感荣幸,认为这是能让毕业生们回归母校的良策。

 

通过此次校友寻访,笔者作为还未走出校门的学生可谓受益匪浅。

在此,笔者整理了婉敏师姐与熙悦师姐给我们在读生们提供的建议,满满的干货请接收!

【学习小贴士】

1.扎实练好英语基本功

2.结合兴趣爱好与个人规划,多学习课程之外的东西

3.英专生就业形势严峻,要有危机感

 

【留学小贴士】

1.善于利用学校丰富的留学资源及交流项目,

结合自身兴趣与目标选择适合的项目

2.多向师兄师姐请教,获取参考建议

3.交换、短期访学等项目可作为平台了解外国学习模式、

生活及文化,更是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

毕业后出国继续攻读学位的宝贵机会

4.“海归”并不意味着“镀了一层金”,建议师弟师妹们选择国外留学时不要过于功利化,最好以开放的心态,结合专业、个人目标、家庭情况等因素做出合适的选择。海外攻读学位并不容易,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提高独立意识及抗压能力。       

 

在充满活力的年纪里,经历与体会是最有价值的事。感谢婉敏师姐与熙悦师姐的倾情分享,希望所有看到这篇寻访日记的同学,都能努力向优秀的人学习,不断拓宽眼界、充实自我,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婉敏师姐、熙悦师姐与笔者的合影)

稿件来源丨(校友寻访队)李林蓓 钟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