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杨晓峰教授通过线上会议,向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分享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MTI)合格评估的实战经验。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此次交流会,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李暖均、院长王晋军教授、副院长兼MTI主任汪东萍教授、副书记许多恬、MTI副主任陈顺意副教授和MTI秘书冀媛媛博士及其他MTI的任课老师均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会议由副院长汪东萍教授主持。此次交流旨在助力广州大学应对即将到来的MTI学位点评估,深化两校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

杨院长详细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MTI学位点的建设历程。作为一所农林类高校,该校结合学科特色,将翻译专业与农业科技深度融合,开设“农业科技翻译简史”“农业科学概论”等特色课程,并搭建“一带一路农业跨语言大数据平台”等实践基地。尽管面临师资力量薄弱、地域限制等挑战,学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产教融合,202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获得专家们的高度认可。杨院长特别强调,评估材料的“真实性”与“特色凝练”是关键,他建议广州大学依托岭南文化优势,结合地方需求,打造差异化培养模式,并注重学生翻译资格证书通过率、论文质量等硬性指标。
交流会中,双方围绕教材建设、学生论文管理、就业质量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杨院长指出,MTI评估不仅是对办学质量的检验,更是推动学科升级的契机。他建议广州大学提前部署,组建专项团队,细化任务分工,并充分利用学校政策支持,提升软硬件实力。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晋军教授表示,此次交流为学校首次MTI评估提供了宝贵经验。广州大学MTI学位点2021年获批,2023年开始招生,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但通过借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践路径,学院将进一步夯实“岭南文化传播”特色,强化师资培训与校企合作。此次交流为两校搭建了长效合作桥梁,也为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点建设提供了跨区域协作的范本。未来,双方将继续探索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共同助力中国翻译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