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教学与研究动态 >> 正文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梁瑞清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外国语学院“尚学讲坛”系列讲座第63期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6-28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6月25日下午,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梁瑞清教授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基于语义网络的词汇习得——多模态语义学的视角”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副院长蒋晓萍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蒋晓萍教授介绍了主讲人梁瑞清教授的学术背景、学术领域和所获成就后,宣布讲座正式开始。

梁教授先从宏观的语言哲学角度,解释了题目关键词“多模态语义学”的由来。他认为,语义学作为分析语言哲学的重要分支,聚焦于求索语言的“真值问题”。该问题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希腊柏拉图哲学中对“真”命题的探究。在指出后世学者融汇扩展至“善”和“美”领域之后,梁教授援引海德格尔的“虚无”观(“The nothing nothings.”),指出了后者解构了西方传统哲学“所指无物”的倾向,并结合笛卡尔等哲学家的观点指出,现代语义学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指称问题,以探求“意义”。他认为,虽然Freget等现代语义学家对如何在跨学科背景下探求语义网络有疑问,研究者大可借力使力,聚焦于人工智能研发实践中的指称和意义问题,研究“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他还指出,不同于机器的数据积累,人类的词汇习得是一种意义习得的过程和结果。

在中观层面,梁教授梳理了传统的语义观,评析其优劣势之后,就“何为语义网络”做出了多模态语义学角度的探究。他认为相比于传统“树状图示”“命题树”的意义虚化倾向,多模态语义学有助于消解无意义化,并通过学者们的内外在语义构建论,深挖语义区别。针对传统语义观“无法更加深入细化语义”的问题,他提出指称的对象性和多属性根源于人类的后天实践。简而言之,人通过社会实践掌握细化的语义颗粒,织就不断扩大的语义网络。他援引香味这种概念,指出语言无法穷尽地向对话者传达感官所达之事,即语义学的生理性基础决定了语言的相对性。在指出该矛盾之后,梁教授认为,语义学虽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仍对人工智能的研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大数据的积累将有助于机器习得人类经验;而且,涉及到语言软件的发展问题时,语言学习者更应关注动态

梁教授认为,词汇知识来源于习得,与乔姆斯基(Chomsky)的conceptual apparatus针锋相对,多模态语义学认为词汇习得不是天性使然,而是人通过内外构建多模态经验而来的,故前述观点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多模态语义学的反内在主义倾向认为词汇习得可从广度和深度衡量:前者与学习者的消极识别词汇相关,而后者则与使用者的积极掌握词汇有关,且单个词汇可形成静态的三层结构,即词汇是“音-形-义”的概念构造体。该概念背后的问题则是“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何如?”梁教授引用海伦凯勒习得水的经验指出,她能够习得该词汇,是对该对象的所指有了感官性的经验,即海伦通过用手接触水,了解了水的属性,才得以运用该词汇。从这个角度说,梁教授认为词汇本身就蕴含多模态信息,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重点就是掌握每个词汇传达的微妙模态信息,构筑自己的词汇网络。

接着,在微观层面,梁教授展示了如何就动词进行语义网络建构,他以walk为例,揭示出其凸显的经验模态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经验、识解概念。通过“搜索-分类-建立指标-建立网络”的顺序,他解释了walk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在语场距离上的差异,并指出,该差异可由学习者的日常使用频率来解释。他认为,通过把walk的静态网络同其它词汇网络相连接,有助于构建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和其它人工智能系统,因为机器学习的语义分析能力会随着分析能力一同提高。

讲座临近尾声,梁教授对在座师生们提出的问题,通过实际案例,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通过与梁教授的交流,师生们受益匪浅,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外国语学院新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