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之窗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寻访 | 刘英:涓涓细流 水到渠成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11-15 [来源]: [浏览次数]:

 

刘英,广州师范学院外语系1996届毕业生。现任广州市协和中学英语科科组长,是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中学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中学英语教研会理事、广州市英语学科高一中心组组长。曾获“广州市优秀班主任”、“广州市优秀备课组长”,广州市第二届英语教师技能竞赛决赛一等奖,带领科组获“广州市巾帼文明岗”及“广州市英语示范教研组”。

 

刘英师姐与记者相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出发之前,师姐特意为记者查好了地铁路线,更提前一天去到相约地点将附近的地标商铺拍下照片。那一刻,隔着冷冰冰微信屏幕,记者就能感受到师姐是一位做事细心入微,对学生体贴照顾的好老师。采访当天,师姐全程面带微笑,耐心回答记者提出的所有问题。短短两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记者越是发现刘英师姐身上的闪光点远远不止这些。

 

 

(左一为采访记者,左二为刘英师姐)

恩师是职业选择道路上的启明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向学生指明人生道路。在谈到自己英语教师职业的选择时,刘英师姐笑着回忆起自己从小学至大学的每一位英语老师,并一脸幸福地说道:“我所遇到的每一位英语老师都非常好”。一路走来,这些优秀的英语老师们给师姐在教育教学以及专业素养方面一个个很好的模范。刘英师姐坦言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只是想着如何把基础打好,将来能自信地站在学生面前,站稳三尺讲台。但是,到了大三的时候,当时的翻译课老师余东老师找师姐和另外两位同学聊天,鼓励她们毕业考研深造。那时候起师姐才开始思考大学四年的学习是否足以让自己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她开始积极主动地找老师请教。大四那年准备考研,她自己请同学在上海买来两本法语教材,一页一页地自学,一道一道的翻译认真去做,并请法语老师修改。那年她过了专业八级,考上了广外研究生。那年她放弃了读研深造,她选择了一边教学一边读在职研究生。有舍有得,尽管她放弃了至今想起来还会惋惜的去广外读研的机会,但她还是非常感谢那段艰难的自学的时光,感谢恩师们的言传身教,感谢恩师点点滴滴的关怀指导。每每碰到英语基础很薄弱的同学交上来很糟糕的作业,她就会想起自己自学法语请王云云老师批改翻译题后在本子上留下的老师细细批改的痕迹,就能体会到基础薄弱的同学看这些英语也像当年自己看着听着像天书一样的法语吧。还有风趣、幽默、坦诚的温晋方老师,严谨严格的齐永法老师,严谨和蔼的张盛龙老师,学识渊博、风趣可爱的朱亚夫老师等等,在他们身上,师姐说,能学到让她受益终身的许许多多的优点。

 

协和大家庭是事业发展的平台

师姐一毕业就到了现在的学校-----广州市协和中学。20年前这里还是广州市师范学校,培养中师、大专师范生,后来转制并快速发展为成今天已经连续11年取得广州市高三毕业班工作一等奖的广州市协和中学。师姐觉得正是协和那一套一直沿用并不断完善的青年教师培训的机制,让青年教师在用心跟着前辈们就自然而然能够进步,在教育教学中不知不觉中就在成长。教研院适时到位的指导,前辈及时的帮助和提点,同事们和谐的关系和大力支持,校内浓厚的教研科研氛围,各种的培训任务,每年的校内论文评比,青年教师解题比赛,师徒配对,新教师展示课和验收课,每学年还有备课组的对比课,科组公开课或者校级甚至市级公开课,无论你是上公开课的人还是观摩课的人,甚至是指导公开课的师傅和前辈,无论你是新人还是有经验的老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成长的过程。在成长的这些岁月,不计较,埋头苦干,同时也稍微停下来反思,于是培训的机会从学校、到兄弟学校,到全市,跨市,跨省,到国外。这些都是学校给老师们提供的许多的机会,只要你抓住机会,勤于思考,每天收获一点,必定能够让学生学有所成,让自己教有所得。

 

(师姐在美国梅肯市姐妹学校FPD介绍协和中学)

 

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出自于《学记》。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句话一语道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姐认为平等、宽容、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课堂环境比教学方法或技巧更为重要。也很同意他们校长的话:孩子的身体、孩子的身心健康永远都应该放在第一位,学习是次要的。什么都比不上孩子们开开心心、满满意意地过好每一天重要。因此,师姐平时很注重跟学生沟通,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尽可能关注学习以外的学生的一切。因为学习、成绩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习和成绩后面还有更为重要的部分和意义,师姐希望自己在学生们心目中不是上课来下课走之后完全没有交集的英语老师,而是喜欢他们爱他们,并一直关注他们成长的刘英老师

要做到这些,要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师姐说,只有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真正关注关心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其找到努力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即使老师拍案还是发火,学生还是能够接受的。师姐跟我们分享了几件她印象很深刻的事情:

案例1:叹号。师姐在改作文的时候会在本子上面做各种的符号或者写上评语,让学生能从老师的批改中体会到老师的心情和感受。记得有个学生曾经说过,最怕见到自己作文中老师给的几个红色的叹号,看到那几个叹号,仿佛看见老师呕心沥血的样子,仿佛看到老师失望的样子,心里愧疚得不得了。---师姐很开心地说:原来这些符号竟然能够让学生愧疚,那以后更要好好利用了!

案例2:面批。有个基础很差的学生拿着自己的作文问师姐:“老师我的作文无可救药了吧?老师您对我失望了吧?我还犯这样那样的错!”师姐说这种学生是需要老师鼓励。这时要说,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并给他指出来哪些是他努力的结果,同时要使劲地找到可以鼓励他的地方,并告诉他问题太多,不可能一下子解决,让我们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面批、面谈很重要,学生也觉得你非常重视他。

案例3:拍案。师姐说很清楚记得自己当着学生发过的两次“脾气”,效果完全不同。第一次是带05届学生的时候,因为多名学生抄袭作业,师姐课后留下那些同学,越骂越激动,拍案,转身离开课室。另一次是最近两位同学课堂上睡觉,对老师的多次提醒不理不睬,师姐忍无可忍,罢课。第一次拍案很有效果,教育了犯错的同学之余,其他同学事后也反映深深体会到老师对同学们急切的心情。可最近的一次,师姐说,是因为两位同学而变相地惩罚了其他同学,效果极差。幸亏后来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了同学们的问题,同时也缓和了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必然会有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但师姐相信,只要你爱学生,并且领着他们在学业上有所进步,学生必定,或早或迟,能够理解体会并有所得益。但师姐也说,学生也是有要求的,他们不会只是因为老师对他们好,性格随和而喜欢老师,他们更看重的是老师能否在专业上不断地进取在教学上做到游刃有余,并带领他们大步向前。

 好些年没有当班主任了,但时不时会有一些学生找师姐谈心,会给师姐写信,或倾诉,或表决心,或赞美,或表达谢意。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这都是对老师信任的表现,师姐也很开心能帮同学们解决问题,缓解压力。师姐说,只要对学生产生那么一点点积极的影响就足矣。这些就是师姐不断前行的动力所在!

对于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师姐最近总是在想,教师站在讲台上不是来娱乐学生的,是来帮助他们学习。但怎样帮助他们?用什么方法? 可以选择随便地教,随便地应付,可以选择喜欢或者讨厌学生,可以选择用有趣的方法上课,也可以选择照本宣科。每时每刻都面对着选择,但哪种选择会使我们自己更加快乐,更加有满足感成就感?哪种方法能使学生受益最多?这答案很明显:应该做出一种能使自己和学生都快乐的选择,因为,Teaching and learning should bring joy. ----丽塔·皮尔逊

 

师姐给师弟师妹们的建议:

1. 每位老师心中都应该有一把尺子

刘英师姐分享英语教学经验和对英语师范生的建议时说道:“课外不要太严肃,课内不要太和蔼。作为一个老师,你必须要在自己的心中放着一把尺子,老师没有原则,学生就会认为你好说话,就会钻空子。你再想树立一个老师的权威就难上加难了。”

2. 处理人际关系:感恩; 心中有他人;沟通,沟通,再沟通

 作为一名准教师,将来要与自己的学生交流,要与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沟通,要给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这些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面对大多数师范生的不安与担忧,师姐却爽朗一笑,几句简单扼要的话就为各位师弟师妹消除了疑虑:“实际上在学校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大家更关注的还是自己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效果。很多学校都有要求集体备课,大家有任何想法都可以share(分享),团队合作提高效率也增进凝聚力。”对于即将参加实习和支教的师范生,刘英师姐也提出自己的建议:多问、多沟通。遇到任何事情都要与自己的指导老师商量,要善于虚心请教前辈,学习每一位前辈优秀的学习方法和工作经验,早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辛勤的汗水。心存感恩,心中有他人,多沟通,能做到这些,估计在往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能跟同事们相处融洽,如鱼得水。

3. 做事先完成,再完美,成功是成功之母

“做事先完成再完美。”当我们请刘英师姐为学弟学妹送上赠语时,师姐脱口而出这句话,这是师姐从多年的经验中得出来的。早年刚开始工作的师姐总是为一张PPT上的配图、文字、新词例句等等纠结不已,甚至工作到深夜,工作效率极低,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师姐建议大家不要过于完美主义,学会放开,先完成再追求完美。但是这里的完成不是随随便便的完成,师姐补充了一句话,“成功是成功之母”。或许大家听到的更多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认为失败一次不算什么,从中吸取教训就好。但是,刘英师姐认为应该先抓住机遇,尽力成事,获得一个好的开端,才能为接下来的成功铺平道路。

 

 

 

小记者采访后记:

    采访当天,刘英师姐考虑到我们的路途遥远,天气炎热,一见面就带我们到一个安静凉爽的地方,请我们吃了小点心。临近中午,又请我们吃了午饭,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有多年丰富经验的老师而在我们面前“摆架子”。在采访过程中,每每说到动情处,师姐更是像孩子一样发出银铃般的笑声,这种亲切的感觉让我们禁不住深深喜欢上这个工作认真、心态平和的老师!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几个小时近距离接触,我们都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同时也让我们再次反思自己,要不断努力成为像刘英师姐一样敬业爱学生的好老师。

 

采访记者:黄玫玫  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