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敏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级英语专业(教师教育方向)学生,2006年本科毕业后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攻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口笔译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008年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任教,现为广中医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学院科研秘书兼学院语言学科研团队负责人。
楔子
正式采访之前,我们已经从师兄的朋友圈中获得了对他的初步印象。
我们看到了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爱——
对当代教育的见解——
对阅读和锻炼的坚持——
大概在师兄眼中,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就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吧。
访谈是在七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天气酷热,曾俊敏师兄却没有一丝的不耐,始终保持着谦和的态度。师兄是此次校友寻访系列中唯一一位在高校从事教学研究的校友,我们希望能通过采访,梳理出师兄在学术科研上的成长经历,为有志于此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些许借鉴。
1. 大学本科:尝试、选择与“知止”
谈及本科阶段,曾俊敏师兄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找准方向,确定目标。在本科院校九年的任教经历,让师兄感触最深的是,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方向不明确,陷入迷茫与躁动,以至于虚耗了大学时光。他很喜欢在课程上给学生安利《大学》里的名句:“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就是要确定一个自己能长期坚守的目标,如此方能“有定”而不动摇。在师兄眼里,“知止”极为重要,而大学则是作出“知止”选择的最佳时间。首先,大学生的心智各方面已趋成熟。其次,大学不像中小学那样有统一强加的约束与目标,狭义上的知识学习,不再是大学唯一的重心,学生有更多自由尝试的机会。再者,对于不少并非出身大都市的同学来说,大学也是开阔视野看世界的第一站——比如,师兄就提到,中学时候家乡最好的书店最多只能找到汉、英、日三种语言的资料,来到广州之后他才有机会接触各种闻所未闻的神奇语言。“知止”选择的重要前提,是必须对各种可能的候选项都充分尝试,否则一遇到诱惑就容易动摇之前的决定。而大学之后的社会工作时期,虽然也有个体尝试的自由,但市场对于“自由选择”导致的失误,不可能像学校那样包容,改换门庭的成本也远大于学生时代。因此,在大学期间,多尝试,多比较,最终知己之所当“止”,这在师兄看来,是大学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师兄出身于粤东揭阳,从小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曾获得有名的“潮汕星河奖”学业奖,大学时代也是学神一枚,但他并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类型。除了自学小语种之外,他也干过班委,做过电台节目主播,学过管乐器,担任过辅导员办公室助理,当过家教,进过培训机构,接过商业翻译,组织过各种活动,在广交会举过牌,与外国笔友通过信,还代表外国语学院参加过大学的古典诗词大赛并夺得第一名……正是这些多样化的尝试,让他在确定目标的时候,非常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师兄说,自己走上研究道路,首先要感谢我院的老师们。他至今还能如数家珍地说起余东、苏远连、陈荷荣、汪立荣、高德立、冼健生等等老师的课程。也正是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语言学和翻译学,接受了初步的科研训练,并对学术研究萌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第一次发现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背后原来有着简洁而统一的规律,体验到科学研究与探索发现过程的美妙,早前其它各种尝试相形之下都黯然失色。比如,不少同学觉得煎熬的毕业论文,师兄却做得津津有味:为了研究清楚“山羊”相关词汇在中国和欧洲各语族中的语义内涵有何差别,他用刚学会的世界语(Esperanto)编制了详细的问卷,然后通过Skype联系到欧洲各国的世界语友人,请他们帮忙将问卷翻译成母语并找到受试进行调查。最终,他的论文不仅拿到了校级优秀,而且通过了专家组答辩,拿到了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奖一等奖。
自从将学术研究确立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师兄就立意考研深造,因而尽管在中学实习时表现突出,获评校级优秀实习生,毕业时被学院老师推荐到广州某著名中学任教,他却婉拒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人生路上,从来就是充满各种distractions的,但一旦自己有了锚定的“所止”,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是什么,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而不会轻易为旁人的话语所左右。
也正因此,当我们请师兄给师弟师妹提点考研方面的建议时,他说:“考研也涉及‘知止’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考研?是不想那么快进入社会面对工作,还是确实有更高远的目标?读研对于所追求的目标是否不可或缺?”在目标框架下想通之后,各种选择都会简单许多。师兄认定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目标之后,考研就是必经之路。但具体选择考哪个专业方向,也要根据目标来决定。他最终选择了翻译学而非自己更感兴趣的语言学,原因是考虑到高校对翻译师资的需求更大,翻译学研究也能与语言学相整合,这一选择对于实现自己进入高校的目标更为有利。
2. 读研:立体化准备和个人化特色
2006年9月,高分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带着十六箱书搬进了白云山附近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宿舍。在师兄眼中,读研既不是混文凭,也不能继续按本科阶段的方式来度过。他说,研究生阶段在“知止”任务上和本科有很大差异:本科阶段是在多元化尝试基础上确定最终目标,而研究生阶段则要为实现确定目标进行“立体化准备”。之所以称之为立体化准备,师兄强调说,是指在这一时期,除了专业学习上深入进阶之外,需要从多个维度为未来自己从事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打好“立体化”的基础,如: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以了解学术社区的运作规则;了解学科格局,逐步凝练出个人化的特色和生长点;参加高校代课等实践,获得本科教学经验;培养能为自己提供额外经济支持的实力(如应用翻译技能),以保证自己从事研究的理想不因五斗米而折腰;养成锻炼健身等习惯,为自己打造能持续研究的“革命本钱”;积极主动处理好各层面人际关系,发展自己进入学术岗位之后所需的交际能力和资源网络等等。读研时,师兄除了继续在各科成绩上表现突出之外,也在广外的公开学院代过课,参加过翻译学硕士论坛并拿到第一名,考下了CATTI国家二级笔译资格证,接过法律、建筑、电影字幕、电视解说、旅游文本等各种应用翻译,和室友一起养成了每周健身的习惯,结交了诸多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师友,还成了某个汉语方言论坛的管理员。当然,压力大的时候,宿舍三人组也想出了各种放松的法子,比如白天文献看累了的时候,三人一起边玩游戏边侃大山;深夜文章写得卡壳了,一块儿出北门外吃烧烤。
也正是在研究生时期,师兄如饥似渴地阅读各个领域的研究文献,经常和宿舍里不同专业的室友以及网络上的高手相互切磋,并开始在翻译和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尝试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喜欢通过较大规模的跨语言比较来考察共性,偏好整合各派的理论框架来解答共同的课题,推崇跨学科、跨界的思维,非常重视方法论对研究的意义等。
3.入职后:平衡、坚守与求索
两年繁忙而充实的读研时光转瞬即逝。2008年春,曾俊敏师兄先后通过了数所高校的简历筛选、笔试、试讲和面试,最终选择签约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现为外国语学院)。然而,入职高校,并不意味着从此步入“学术研究”的坦途,而是“青椒”(大学青年教师)Hard模式的开启。一入职,他便接下了英语精读、英汉笔译等几门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常常备课到深夜;加上兼任教学秘书,平时要负责大量琐碎的行政工作,白天除上课外基本没有任何时间从事学术研究。熬过第一年,第二年又来了新课,又有各种新的行政事务……如今师兄开设的课程包括英语精读、语言学导论、英汉汉英笔译、学术论文写作和跨文化交际等,还身兼英语专业教研室副主任、学院科研秘书和语言学科研团队负责人等数职,负责统筹全院毕业论文指导和英专八级辅导等工作,写材料、发通知、做统计、开会议、协人事是家常便饭。师兄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每一门课都力争教出特色,又与学生关系融洽,在历届学生中口碑很好,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还一直跟他有联系。他在行政工作上也细致用心而有担当,颇为同事领导所称许。但也因为对工作追求尽善尽美,教学、行政几乎占用了他全部的时间,加上家庭因素,多年来基本上每天都在连轴转,简直可以用周文王的“宿不悉日不足”(晚上做不完,白天不够用)来形容。
曾师兄说,这个阶段,基本上青椒们都经历过。有好些人的学术热情,就是在这个阶段消磨掉了——每天如此奔忙,谁还能顾得上研究呢?而学术日新月异,半年不关注领域内的进展,常常就无法和同行对话了。师兄自己的秘诀,还是“知止”——“每天始终提醒自己,我当初理想中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显然不只是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匠,而是希望自己能在人类探求未知、满足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这一历程中做出自己的一点微小贡献,这也是精神愉悦的最稳定来源。始终牢记当初自己择定的“所止”,拿现在流行的话说,大概就是所谓“不忘初心”吧。因此,无论白天多忙,始终要保证夜里的研究性阅读。直到今天,一切比较上轨道了,他依然保持着夜读的习惯,只是地点由最初的大学城教师公寓客厅,转移到如今家中的书房。正是明确的目标和从不放弃的坚持,才让他成功地在工作、生活与学术研究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从而在度过最开始几年“黑暗”的原始积累期之后,在2014年“重返”学术界时,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差距和压力,而是仿佛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当然,所有的坚持都离不开一个好身体。在师兄眼里,拥有强健的体魄,是从事高校科研绝对不可或缺的条件。
曾师兄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在语言类型学、语言接触、翻译学以及中国塔吉克族使用的东伊朗语这几方面,这也是他坚守心中理想目标并与现实相互平衡之后的结果。师兄的硕士专业是口笔译研究,但从本科起就对语言学有极大兴趣,所以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打通这两个学科,比如可以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翻译,也可以用翻译学路径探索语言接触等。另一方面,身在医科院校的他,也需要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兴趣与院校的优势相平衡,如关注中医英译、中医与国内外其他传统医学的关键术语比较研究等。第三个平衡则是教学和科研的平衡,比如将巴塞罗那PACTE翻译能力模型引入本科翻译训练,将国外语言学的前沿发现与理论新知整合到语言学导论教学中。第四个平衡是自身研究兴趣和国家政策关注的平衡,如将师兄之前关注的新疆塔吉克族语言研究与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
“知止”前提下的坚守与平衡,始终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关键词,也只有这两个支点稳住了,才能放手去探索自己向往的领域。正是在“坚守-平衡-探索”框架的支撑下,师兄度过了青椒的瓶颈期,开始步入学术研究的正轨。如今的他,每年都会参加多场国内外学术会议,也时常会有稿约或应邀担任某些学术出版物的编辑。
今年九月份开始,曾俊敏师兄将以国内访问学者身份,回到广外英文学院跟随导师从事句法学相关的研究。我们也衷心祝愿师兄的学术研究道路越走越宽广!
下图为曾师兄今年七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第三届语言类型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引语语序类型的学术报告 ↓
师兄在北大《语言学研究》上发表的语言类型学论文
师兄寄语
1)《大学》上有关“知止”的完整版本是这样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最难的都是理清“本末”“终始”,知道孰先孰后,明确理想所止,如此才能使焦虑不安的心态得以静定,而静定之境是最终迈向成功的重要保证。这段话非常值得学弟学妹们收藏,对有志于学术者尤其如此。
2)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这是王安石的诗,师兄一直很喜欢。诗里说的斯人,是指孟子。诗人在现实中感到自己不为周围人所理解的孤独,但读《孟子》使他找到了精神知音。当我们选择了某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时,坚守下去的力量既来自“知止”这样的理性认知,也来自同道知己(无论古今中外)的精神支持。学术研究在外人看来往往是孤独的——所谓“坐冷板凳”——但有了知音,就不再孤独。
3)“相逢何恨方言异,四海斯文自一家。”这是日本江户时期儒宗木下顺庵的诗,师兄喜欢这种超越了国别、族群界限的博大胸怀。当代许多行业都强调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做学问尤其需要这种“四海斯文自一家”的精神认同。学术为天下公器,科学研究没有国界,它应该属于全人类。保持与国际同行的合作与对话,才不会固步自封或误入歧途。
校友寻访队:樊悉乔 杨丽英
责任编辑:洪伟锋
责任审稿:樊悉乔
指导老师:任洪蔚